虚拟经济

in #culture5 years ago

关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话题,这几年很热。一般的看法是,虚拟经济不能太多,所以要“脱虚向实”。
不过,这个判断有个问题,那就是,到底什么是实体经济,什么又是虚拟经济?有实物产品的就算实体经济?不对吧?权健那种假保健品,也是实体经济啊,也该提倡吗?虚拟经济都不好?不对啊。像移动支付这样的互联网创新,我们这代人是有体会的,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财富效应的啊。
再深想一步。未来,你会看到大量的产业,实体和虚拟是完全混合在一起的。比如苹果公司,它其实自己并不生产手机,那是代工厂生产的,那你说,苹果公司它是实体还是虚拟?
所以,我们在谈脱虚向实的时候,我们到底是在谈什么?
今天,我们从20多年前,东欧国家的那次经济转型说起。
上个世纪90年代,东欧很多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。结果就出现了一个现象,刚开始,经济一片繁荣,高速发展。至少账面看是这样。但是一段时间之后,大量企业陷入困境,经济停滞。其中,捷克就比较典型。
那为啥呢?跟他们当时的操作方式有关。
捷克政府在转型过程中,把经济抽象成了股票。他是这么干的:先是把原来国有企业的股份平均分配给国家公民。然后成立了几百个投资基金,由这些基金出资收购公民手中的企业股份,再把分散的股权集中起来。你看,这个设计多好,又公平人人有份,每人都一样,又完成了私有化,又集中起来,确保企业的股权不分散。简直完美的设计。
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,就始料未及了。
这几百家基金会的投资者,大多是什么人?金融行业的人。他们并不是实体行业的企业家。他们既不懂,也从来没有打算去努力经营那些企业。为啥?金融业赚钱容易。曾经沧海难为水嘛。对于金融家说,实体经济赚钱太慢太费劲了。
但是毕竟他拥有了大量的股权,从法律上是企业的主人。那他们怎么干的呢?是用各种办法,削减企业成本,在财务报表上,增加当期收入,总之就是“包装”一番,把财务报表做得很好看,推动企业的股价上涨。至于这些做法会不会在长期损害企业,他们不关心。你懂的,这当然是杀鸡取卵。企业搞得好才怪呢。
企业股价上涨以后,这些基金的投资者就抛售股票,拿钱走人了。要知道,这些投资者在当年的捷克,要么是外国人,或者是打定主意要当外国人的捷克人。那些企业以后会怎么样,他们何必关心呢?
所以,捷克转型初期,经济一片繁荣。那个繁荣是账面上的,是杀鸡取出来的鸡蛋。鸡蛋被投资者拿走了,留给当地的,连鸡肉都没有,只有一地鸡毛,经济又怎么会不陷入停滞呢。
你会说这是阴谋论吧?这是西方国家对东欧国家的系统性的破坏计划吧?其实,这还真冤枉西方国家的政府了。他们并没有这种阴谋。为啥这么说?因为,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金融家们,在他自己国家里,也是这么干的。
有一个理念你肯定知道,就是:企业的目标,是股东利益最大化。我还记得早些年间,经常有人在中国传播这套理论。这套理念,其实不是古已有之的,是金融行业发达之后的产物。尤其是在20世纪后期的美国。企业的目标,是股东利益最大化。这个理念一旦被广泛接受,就出现了一波人,叫“华尔街企业杀手”。
这帮人怎么干的呢?其实和在捷克干的一样。先去找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,去谈:“我来帮你们提升效益和股价好不好啊?”企业主经营不善,当然欢迎。等银行家来了之后,他们能干啥?他们又不会经营企业。当然就是所谓的“三削”——削减开支、削减厂房、削减员工。成本低了吧?当期利润增加了吧?财务报表好看了吧?股价也上去了吧?好了。我只能帮到这里了,现在分钱吧,然后拿钱走人。
这件事,站在企业角度看,和站在金融界的角度看,意义完全不同。
站在金融界的角度看,完全正当啊。这是优化了全社会的资源配置,让那些已经失去竞争力的企业让出宝贵的生产资源,供效率更高的企业使用。至于这期间发生的企业破产、员工失业、流离失所这些事,没关系。这是资源优化配置不可避免的成本。按照他们的理论,一个资源不断优化的社会,要比封闭僵化、一潭死水的社会好得多。所以虽然他们挣到了钱,也是有功劳的。
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看,这就是对企业的谋杀。这么一番折腾,完全没有长远眼光。核心人员、技术、关键设备大量流失,从长远看这让企业彻底丧失了核心竞争力。
所以你看,美国最流行这套观念的时代,是20世纪末。从1991年到2001年,美国经济实现了连续120个月的经济增长。但是,事情的另一面是,等这个增长结束了,2001到2011年这10年间,美国各地一共关闭了5万9千座工厂和生产企业。核心制造业领域的就业人数,从1710万人下降到了1180万人。美国就是因此失去了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位置,后来的故事你也知道,美国在制造业的地位,被我们中国取而代之。
多年之后,再来回顾这个过程,不知道美国人会怎么算这笔账的得失。
那么我们刚才说的,“企业杀手”们的行为,到底是对是错呢?这就说到了实体和虚拟到底是什么意思了。
这些金融家,“企业杀手”们也是普普通通、有血有肉的人,他们并不比其他人更残忍、更无情。但是,当他们看待企业的时候,看到的就是一堆抽象数字。他们的智慧,就在于怎么把这个数字搞上去。那是不是因为他们短视?也不是。在抽象世界里,有抽象世界的长远。在金融家看来,只要世界上还有企业,这家企业不行了,就换一家搞啊。这个游戏是可以持续的。在抽象世界里,这家企业和那家企业并没什么不一样。
但是,如果换到一个长期经营企业的企业家的角度来看,就不是这样了。企业不是抽象的数字,它是非常具体的存在,包括大量活生生的人,是多年共事的员工,是长期合作的商业关系,是维系社区的骨干力量。如果要裁员,要削减成本,这些企业家他们要考虑的因素要多得多。尤其是那些人情的因素。
为啥?因为绝大部分人在面对具体的、真实的、实实在在的人时,都不会只考虑经济收益。人情、利他、仁爱之心、长远考虑必定会多多少少发挥作用。人什么时候会完全不考虑这些因素呢?就是当事情被高度抽象化、具体的人消失不见,只需要面对一堆数字时。一个人会做出以前想不都不敢想的过分、甚至残酷的事情。你看,这跟人的道德水准没有什么关系。关键是他在用具体的,还是抽象的方式在思考。
说到这里,我们可以回答一开始提出来的那个问题了。到底什么才是虚拟经济?我们到底该提防它们什么?
只要是把根系扎在现实世界中,现实世界的人情、两难、具体情况,能对它进行牵制的,都应该算是实体经济。
举个例子,我们天天用的微信,微信改版的一点点小变化,都能引起巨大的社会关注,和社会反制,那虽然微信只是一款软件,但是它扎根在现实社会中,它当然就是良性的实体工具。不能因为它是软件就说它是虚拟的。
反过来,如果一个产业,只是用抽象的方式,来操作这个世界。越抽象,就越是虚拟经济。比如说,连产品设计者自己也搞不清楚它到底是个啥的金融产品。
虚拟经济好不好?当然好,脱离了现实的种种牵挂,活力大增,效率大增,不可或缺,魅力无穷。
但是,你知道的,任何东西,只要它对真实世界需要承担的责任下降了,总有一天,它会呈现出残忍的那一面。

Sort:  

Congratulations @weiwei64! You received a personal award!

Happy Birthday! - You are on the Steem blockchain for 1 year!

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Steem Board and compare to others on the Steem Ranking

Do not miss the last post from @steemitboard:

Downvote challenge - Add up to 3 funny badges to your board
Use your witness votes and get the Community Badge
Vote for @Steemitboard as a witness to get one more award and increased upvotes!

Coin Marketplace

STEEM 0.28
TRX 0.13
JST 0.032
BTC 63041.44
ETH 2985.81
USDT 1.00
SBD 3.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