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砖塔胡同口的这座老人塔,距今700多年,原来塔里有个秘密

in #wherein5 years ago

1.jpg
北京有句民谚:大胡同就有三千六,小胡同多如牛毛数。说的就是北京的胡同太多了,数也数不清。这里边有一条胡同,迄今为止唯一自元大都时代即有文字记载并沿用至今的胡同,它被称为北京胡同之根,叫砖塔胡同,你去过吗?
2.jpg
从西四地铁站出来,向南看,就会发现一座青砖古塔,砖塔胡同就因它得名。近代以来,鲁迅、老舍、张恨水等文化大师均在这条胡同内留下过足迹,1923年,鲁迅搬到这里居住,写出了《祝福》等作品。砖塔内有什么秘密呢?
3.jpg
迫不及待的走进这个小院,门口两侧挂着正阳书局和北京砖读空间两个牌匾,文化气息非常浓厚。正对门的门板上,上书一副对联:礼乐家声远,诗书世泽长,写的正是北京人的传家之道、处事之学。
4.jpg
在对联左侧,有一个碑,上书:万松老人塔。万松老人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师,河南洛阳人,在荆州出家为僧,是金元年间著名的佛教大师,圆寂后修建此塔,原来这是一座墓塔。
5.jpg
小院占地面积350平方米,古塔耸立、草木茂繁,适合文化人聚集的场所。在小院内,摆放了各种各样的老物件,这是拆下来的门板,看木头的颜色,有些年头了。
6.jpg
再来看看这副对联,无事可静坐,闲情且读书。已经成为北京标志性建筑的万松老人塔,自建成以来历经战火、朝代更迭和地震等自然灾害,先后被酒食店、羊肉铺、牙科诊所、电器店、药店、图片社占用,所在位置也从元大都的郊野成为如今的繁华闹市。
7.jpg
如今的看门人崔勇,是一个地道的老北京人,与西城区合作,利用文物保护文物的理念,在万松老人塔院内,打造成为砖读空间。院落里摆放的老物件,让人感觉时光倒流了。
8.jpg
此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,清乾隆年间重修时改为八角九级密檐式,清塔中包着元塔,古朴典雅,玲珑精致,是北京二环路以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。
9.jpg
院外车水马龙,进了门,安静下来。来这里光顾的人们,绕塔的、看书的,晒太阳的、喝茶的、吸猫的……各得其所,互不干扰,我是过来赏紫藤花的。你来过这里吗?

Coin Marketplace

STEEM 0.27
TRX 0.13
JST 0.032
BTC 64161.84
ETH 2950.76
USDT 1.00
SBD 3.60